「醫生,我剛開完椎間盤手術,被轉來這裡做復健」
在門診,常接到椎間盤手術後的病人,被轉來復健科接受運動訓練。在做了一陣子的復健、練好核心肌群後,病人離開了診所,回歸正常生活,但過了幾個月以後,他又緊張的跑回來。
「醫師,我這種腰痠腳麻痛的感覺,開刀後還是不時會出現耶,前陣子感覺更明顯,是不是又復發? 還要再開一次嗎? 還是壓到神經的東西沒有清除乾淨啊?」面對這些焦慮的病人,我想告訴他們,其實很多人跟你有類似的狀況。

坐骨神經痛大多能慢慢緩解
多篇研究指出,對於因為椎間盤突出、而有坐骨神經痛(以腳痛為主)的病人,如果去選擇在發作三個月內就早點開刀,的確會比較快緩解疼痛,但跟選擇持續做復健的病人相比,在半年、一年、兩年之後,疼痛感卻跟復健的病人差不多。證實坐骨神經痛是可以自己緩解的,也有多篇案例指出椎間盤突出會自我吸收。
椎間盤手術後,長期還是會偶爾不舒服
在2008年,英國醫學期刊(BMJ)的研究發現,對於椎間盤突出的病人,選擇早點開刀和選擇復健的病人,在持續追蹤五年之後,兩群病人的恢復程度也是差不多的。這也告訴我們,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,是很有機會不靠開刀緩解的。
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,這些病人,不管是有開刀或沒開刀,最終都還是會感覺到一些不舒服感,甚至有三成左右的病人,會在五年內,至少有一次坐骨神經很痛的感覺,讓病患擔心一陣子。
脊椎手術後疼痛症(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)
有統計指出,在做完脊椎手術後,有高達10~40%的機會,手術結果會不如預期,可能是因為脊椎神經沾黏、脊椎不穩定、椎間盤再突出等因素,導致病人術後還有持續背痛或腳麻的狀況,英文稱作「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」。雖然英文有個「Fail」,但他並不是指手術失敗的意思,而是手術後依然會疼痛的狀況,所以個人覺得稱作「脊椎手術後疼痛症」會比脊椎手術後失敗症恰當。
如果不幸在手術後依然背痛,請再考慮第二次手術前,盡可能地嘗試各種保守治療。像是增生注射治療,藉由超音波導引,把再生藥物注射到小面關節,來穩定脊椎,和對神經做解套注射,來解除沾黏。而其他像硬脊膜外注射、高頻熱凝療法,也都是治療的選擇。
保持正向心態,更能戰勝疼痛
要解決椎間盤突出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問題,不管是選擇開刀或復健,之後核心肌群的訓練,姿勢體態的保持,維持規律運動和伸展的好習慣,都是相當重要的。但有時候仍然會有些許不舒服感,請不要氣餒,維持正向的心情,可以嘗試做增生治療或PRP再生注射,穩定脊椎和坐骨神經,和醫師以及治療師充分合作,並學著更了解自己的身體,才能找回自己原本正常的生活和快樂!
#椎間盤突出 #開刀後疼痛 #手術後疼痛 #手術後腰痠 #手術後腳麻 #打針注射 #李嘉瑋醫師 #復健加油站